家庭和事业这座天平如何平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美满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趋向。省教育工会自1989年始开展评选“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活动,以“事业家庭双创优”活动作为强素质、促发展的抓手,我校工会历年来积极引导教职工参与其中,以实际行动体现自身价值、实现新的发展,涌现了一批批“事业家庭双创优”的先进人物。
三八前夕,省教育工会、教育工会女教职工委员会联合举行第九届(2005-2006年度)“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表彰活动,我校通信工程学院李齐良、计算机学院陈临强、信息工程学院施永强等三位教师受到大会表彰。
他们的事迹渗透着和谐的理念,他们的实践展示了和谐文化,这种和谐文化支撑着我们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兼顾、快乐地享受。我们希望通过“事业家庭双创优”活动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把和谐理念传播到全社会。
李齐良,通信工程学院网络通信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后。
李齐良同志从教多年,先后开设通信系统概论、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光通信物理基础、光纤通信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光通信综合实验、数学物理方法等多门课程。他不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2004年,其研究生膝盖做大手术,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入院治疗和学习发生了困难,他积极配合学院,在院内外做募捐等工作,帮助帮助学生渡过难关,走上人生新起点。
自2002年开始,李齐良同志担任了研究生的教学和指导工作,为了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他经常与研究生讨论课程学习和课题问题,指导他们开展科学研究和撰写科研论文,其所带的研究生有好几人获得了学校优秀毕业生称号。在2006年浙江省首届大学生(含研究生)新苗计划项目申报活动中,其**一举中标一项科研项目。
在科研上,李齐良老师几年来已参与和完成了浙江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偏振复用系统高阶效应中孤子的相干性”、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数字图像的水印容量与多功能自适应算法”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光参量放大器偏振无关性”等研究。在物理学报、中国激光、电子学报、电路与系统学报、激光与光电子学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一级期刊9篇,均被EI检索,SCI检索有5篇,一篇论文获得浙江省科技厅优秀论文二等奖,1篇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另外32还有4篇论文已录用,其中SCI源刊3篇,EI源刊1篇,有一篇2007年1月将在国外刊物上发表,且是SCI源刊。
在做好教学科研的基础上,李齐良同志还经常配合、支持学院的工作,积极参加学院的学术、学位会议等,参与学院引进教师的应聘考核会等等,自觉协助学院做好分内外工作,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风范。
在家庭中,李齐良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顶梁柱。他上有老,下有小,负担、压力很大。但他能很好的处理事业和家庭的关系,从百忙中抽出时间照顾老人,关爱子女,协助妻子共同构建和睦家庭,使家庭成员其乐融融、和谐相处。
陈临强,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图形图像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学院总支委员、学院工会副主席。
从教十多年来,主讲过《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十多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他有较为丰富的社会活动经历,讲课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风趣生动,很受学生好评,其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曾获校优秀毕业论文荣誉。指导的学生取得了2006年浙江省首届大学生(含研究生)新苗计划科研项目一项。
在上一年度中,他主持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视频中虚拟广告无缝融合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一项,经一年努力,项目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横向科技项目《支持虚拟展示和客户定制的家具卖场销售管理系统的研发及应用》,现已完成“虚拟展示”等子项目,并已顺利通过中期验收。近一年来,发表论文五篇,其中SCI检索一篇,EI检索一篇。同时,为拓展研究所对外科技合作能力,他**投入,与多个地方科技局建立联系,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的洽谈。积极倡导所内学术讨论活动,鼓励和帮助所内其它教师参与科研活动。
他常说,人要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紧张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带给他“快乐的压力”,他用轻松积极的心态努力着,并以这份热情影响着身边的人:夕阳西下,在研究所劳累的一天的科研团队,会活跃在校园西边的排球场上;新春将至,学院的联欢会上他总以诙谐的主持、轻松的歌声给别人带来轻松和愉快;教学之余,他常常把十多年工作生活中所思所得与同学们分享,风趣的话语常常吸引着学生们。就是这样一位深受同学欢迎的计算机老师,还代表学校参加省迎奥运启动仪式,并获得飞镖比赛团体全省第二的荣誉。
作为学院分工会副主席,他源头参与《计算机学院岗位聘任及经济分配办法》等政策的制订,反映群众意见,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建分工会教工小家,使教职工在工作之余有一个娱乐交流的场所。学院分工会也被评为学校本年度先进分工会集体。
虽然工作占据了他大量时间,但他也不忘关心家人,在母亲2004年查出肺癌晚期后,陈临强同志往返两地安排手术及后续治疗,两年来,每周都为母亲邮去中药。妻子在校工会工作,平时工作较为繁忙,尤其是今年五十周年校庆期间,有时回家很累,他主动承担部分家务,关心女儿成长,培养独立能力,曾陪女儿骑自行车去海宁,锻炼孩子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女儿初中阶段每年获三好学生,通过了钢琴七级水平考试,在杭州新东方美文背诵比赛中获三等奖,现在浙大附中高一学习,也是今年的校三好生。家庭多次被小区评为五好家庭。
施永强同志1992年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计算机房负责人、综合教研室主任等职务。
他恪守职业道德、工作一丝不苟。2005年七月流火的日子,他负责学院东岳校区计算机房建设重任,从项目审批到机房施工,他几乎泡在东岳校区。由于没有办公场所,他将门卫室作为办公室,奋战一个暑假,原本瘦弱的他更显黑瘦,但他很享受工作带来的美丽,因为学院机房保质保量如期完工了。
他钻研业务知识、勤奋严谨。完成实验室180台计算机的软件安装和调试工作,积极做好多媒体教室、数字语言实验室等的设备维护工作,及时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努力创新,经常利用学生上机的空闲时间安装相关的教学软件,不断探索,自觉提高适应教学、实验的计算机房操作应用水平。
他承担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是信息工程学院和管理学院共建机房的负责人,每周数次奔波在东岳和下沙之间,常常是下午刚结束在下沙的教学,又赶紧乘校车往西赶路,辗转搭乘公交车再回到东岳校区值班。同事们常和他开玩笑:“如果拍电影电视需要一位知识分子,那你去演真是太本色了。”
施永强同志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他的妻子是名白衣天使,工作三班倒,而且单位离家很远,他能像管理计算机程序那样统筹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做到事业家庭两不误。今年妻子动手术住院,他一面照顾妻子管好女儿,一面下沙、东岳两边跑。他任劳任怨,夫妻恩爱,家里始终洋溢着一种温馨祥和的气氛,他做得一手好菜,家中的后勤他一手包了;他教女有方,女儿上小学二年级,健康阳光,聪明好学。他们一家其乐融融,平时在公园里,经常会看到他们一家亲密的身影,多次被社区评为“五好家庭”。
施永强同志非常好地平衡着事业和家庭这座天平。敬业于这份平凡而崇高的事业,呵护于自己甜蜜而温馨的家庭,双赢的同时又相互促进,用自己的点滴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