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认真学习方永刚先进事迹
2007-07-02
4月16日下午,人文学院召开了学习方永刚先进事迹座谈会。会议由院党总支书记郝丽萍主持,全院教工党员和社科部全体教师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期间,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李长春的讲话,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向方永刚学习的通知,观看了方永刚先进事迹录像。大家深深被方永刚的先进事迹所感动,纷纷发言交流思想,表示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做到深入学习、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肩负起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时代使命。
周光迅教授谈到他的学习体会时强调,理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使命,胡锦涛总书记亲自探望方永刚同志,表明了党中央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了对我们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方永刚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从他的事迹中我们体味出他平凡中的崇高,杰出中的真实。我们的理论工作者与方永刚同志战斗在同样的岗位,要像他那样快乐地工作、认真地学习、刻苦地钻研、敏锐地抓取信息、精湛地讲授每一节课,在党的创新理论与学生、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之间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王秩龙副教授说,方永刚之所以将思想政治课讲得如此深入人心,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坚定的信任感——方永刚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信任自己所讲的思想政治理论,信任该课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且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获得学生的信任、百姓的信任;其次,与他通读理论原著、积极吸取新信息分不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关键;第三,方永刚非常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与现实的桥梁,把实践、科研、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成为百姓和学生心中的明星,这真是难能可贵。如果我们每一位都有他那样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情,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
胡国义副教授说,方永刚同志有两大特点:一、思维迅捷。他能把头天晚上电视上看到的最新理论连夜备课,融会贯通,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就能鲜活的讲授,给学生很大的新鲜感和吸引力,这对我们教师有很大的启示。二、讲授通俗。我们将课讲得阳春白雪般文雅不难,但如果也能象方永刚同志那样用下里巴人的语言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地表达出来,就会更贴近学生。
王国枫教授说,方永刚同志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典型代表,中央推出这样的先进典型,意义重大深远,对我们是一种鞭策,一种鼓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人心,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我们学习方永刚同志,就要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党的声音深入民心。方永刚同志授课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一条毛巾一杯茶,厚积薄发,逻辑清晰,最主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根据群众反馈调整授课内容,这与他严谨执著的科学研究态度是分不开的。我为有这样的同行榜样而骄傲。
霍然、白凤玲、姜建红、方建中、郑海味等老师也踊跃发言,认为方永刚同志对祖国感情深厚,对生活积极乐观,对工作富有激情,对群众团结尊重,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最后郝丽萍做了总结发言。她说,作为一面镜子,我们从方永刚同志的身上看到了学习的方向、发展的动力。方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三动”:感动、震动、行动——方教授22年如一日勤奋工作,四次住院命垂一线,带给周围人的永远是生命的激情,令人感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方永刚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党的理论创新需要方永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党的事业发展需要方永刚精神,培养合格人才、焕发思政理论课魅力需要方永刚精神;我们更要切实付诸行动,学习方永刚,把自己的忠诚献给最壮丽的事业。全体思政课教师和共产党员要做到:一、坚持学习与信仰的再塑相结合,做真正的马列主义信仰者;二、坚持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三、坚持学习与改革发展相结合,确保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方案,为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