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校工会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按照学校党委和省教育工会部署,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履行使命职责,提升服务效能,深化改革创新,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在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和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做贡献。
一、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教职工坚定守好红色根脉
1.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组织开展 “守好红色根脉”主题宣讲活动,增强广大工会干部和教职工的使命担当。
2.开展学习二十大精神的宣传宣讲活动。全力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工作,举办“我们心中的二十大”教职工说课大赛、书画展、摄影展等活动,激励广大教职工将爱党之情、强国之志融入到学校的事业发展之中。
二、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动员广大教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
3.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开好2023年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换届会议,配合做好校两级管理办法修订的征求意见工作。组织教代会代表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汇聚广大教职工的智慧与力量。开展教代会代表巡视,做好教代会提案的征集和交办推进工作。推动开展二级教代会,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促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立足学校实际,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开展科学家精神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学校 “星耀杭电”获得者、“教学竞赛”获奖者等创办工作室,推进名师引领,促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校园环境。
5.开展岗位技能竞赛。围绕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校园岗位技能竞赛。会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保卫处、后勤集团等部门组织开展参加校第十五届、省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校园食堂烹饪技能竞赛、校园安全技能竞赛等活动,努力提高各类教职工职业素养。
6.服务学校人才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高层次人才慰问活动,加强附属幼儿园共建工作,努力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学入园等后顾之忧,协助附属幼儿园做好2023年教职工子女报名入园工作,为学校人才发展战略贡献力量。开展“亲青杭电”、“我和杭电故事”分享、教职工读书会等“杭电E家人”系列沙龙活动,举办新教师集体入职入会仪式,开展“青年教职工领航成长分享会”、“月雅论坛”、“缘聚杭电”和“爱杭电爱杭州”等主题活动,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
7. 开展志愿服务,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结合学校结对帮扶仙居县的工作任务,开展对口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仙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完善其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科专业人才教育水平。引导教职工参与志愿服务乡村发展活动,培育“最美志愿者、最美志愿服务组织”等先进典型。
三、坚持深化组织建设,提升工会组织服务职工水平
8.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目标,举办工会干部集中培训、专题业务培训和党风廉政教育,开展换届后二级分工会干部专题培训,提高工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会工作科学化水平。推进二级分工会和教代会的组织建设,探索学校下属企业工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完善非事业编制教职工入会工作。
9.推进教职工群体组织和阵地建设。完善教职工文体俱乐部制度建设,开展分工会和俱乐部文化品牌项目申报和创建活动,培育省高校教职工文化品牌。以“教工小家”为载体,发挥分工会作用,开展面向全校教职工的小型化、多样化活动,促进分工会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结合校园文化空间建设,对首批“教工小家”建设项目进行挂牌,开展第四批“教工小家”阵地建设申请资助工作,努力打造富有杭电特色的“家”文化。
10.加强工会财务经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工会会计制度》,全面加强工会预算管理,提高经费使用绩效。加大工会经费普惠力度,努力增加集体福利,不断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感。发挥经审组织作用,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和经费收支情况的审查审计监督,强化问题整改,提高审计效能。
四、坚持维权帮扶服务,努力满足教职工的美好生活需求
11.持续开展“为师生办实事工程”。认真遴选落实2023年学校“为师生办实事工程”项目,助力学校“三为”专题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提高项目质量,把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教职工办实事、解难题,促进教职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持续改善。
12.加强教职工维权帮扶工作。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调解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发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等校内调解组织作用,加强劳动人事调解衔接联动。完善和总结教职工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工作,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发挥教职工困难补助、送温暖、教职工互助会等体系的帮扶作用,做好省产业工会和学校两级互助的参保工作,扩大教职工大病医疗互助参保覆盖面,提高教职工抵御风险能力。组织开展校教职工互助会代表大会换届工作。关爱女性教职工健康问题,开设女职工健康知识讲堂,科普女性健康知识。关心青年教职工交友问题,搭建青年教职工交友平台,推动疗休养等工会活动与单身教职工交友活动融合。
13.丰富服务教职工活动内容,开展迎亚运全民健身活动。
做好教职工生日和传统节日集体慰问福利发放工作,组织好教职工疗休养、春秋游和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活动。组织开展“春季助学”活动之中考、高考专题咨询。深化拓展“真心关爱、情暖校园”师生服务月活动,做好2023年度退休教职工荣休相关工作,落实慰问政策。
围绕“喜迎亚运,绽放活力”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参与度高的各类运动,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积分赛,校园健步走等。开展亚运赛事知识推介讲座,科普亚运理念、普及亚运知识,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
五、坚持力量整合,统筹服务教职工体系
14.系统规划各类组织功能。进一步明确女职委、青工委、福利委,青博会、女教授联谊会、教职工俱乐部联盟等组织的功能定位,找准工作切入点,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形成为教职工服务合力。
15.联合打造服务共建点和共享化平台。联合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和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具有工会特色的新教师入职教育工作;联合校医院、心理健康中心开展“悦享健康”系列活动;联合体育教学部,聚焦亚运会,开展教职工乒乓球赛、羽毛球球赛和体育“三项赛”等活动;联合法学院开展教职工法律咨询服务活动;联合后勤集团、网络数据中心、校友办开展“真心关爱、情暖校园”师生服务月活动。
16.发挥女职委和女教授联谊会的引领作用。以“跟党奋进新征程 巾帼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开展“最美巾帼奋斗者”网上宣传活动,举办女教授走进社会、服务地方“巾帼科技直通车”活动,推动科技助农、科技助企。
六、坚持数字赋能引领,推进工作和服务向“数智化”转型
17.推进工会工作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会服务“数智化”水平。充分运用校园数字化成果,规范管理工会信息化工作平台,完善工会经费预约报账系统和无现金支付系统,提升教代会提案网上系统和教职工疗休养系统功能,建成智慧工会平台。以提升教职工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开展数字应用场景实践创新,推进数据电子化和流程信息化改造,坚持能够网上办理的事项网上办,让教职工少跑路,为教职工多办事。提高工作规范性,加强办事流程宣传,优化信息资源,利用工会微信公众号和工会网站开展工会工作和活动的宣传,让教职工充分了解工会政策,更好地享受权益。